影视剧里经常会出现——大肚婆突然要生了,周围的人慌忙把她送进医院产房,然后产房门口一关,镜头一转,护士姐姐抱着个婴儿出来恭喜家属这样的画面。生小孩之前或之后的情景,作为观众,我们闭着眼都能想象出来,可是,产房里面正在发生的“生产大事”,没有切身经历过的你,能否真实还原整个事件?下面将为所有对分娩过程感兴趣的你们,尤其是孕晚期的准妈妈,详细揭秘分娩过程中准妈妈和宝宝的那些事儿。
准妈妈的身体变化:
1. 子宫颈开始慢慢变软,子宫口缓缓张开:
子宫开始自动收缩,并不断加大子宫内的压力,挤压子宫口,使子宫颈张大,以便胎儿慢慢地通过子宫颈,滑出子宫口,进入产道。这个过程比较缓慢,子宫口最初会打开1厘米左右,然后会停止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准妈妈一定要有信心,不要着急。然后子宫口会以每次2~3厘米的速度缓慢地张开,最后达到10厘米左右,也就是胎儿的头部能够通过的大小。
2. 阵痛也会经历三个阶段:
(1)宫口开到1~2厘米,阵痛的间隔时间为6~7分钟,每次持续时间为20秒左右。
(2)宫口开到4~5厘米,阵痛的间隔时间为4~5分钟,每次持续时间为30秒左右。
(3)宫口开到7~10厘米,阵痛的间隔时间为3~4分钟,每次持续时间为40秒左右。
宝宝在做什么:
不要以为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只是被动地等待被推出来,他可是个蓄势待发探险新世界的小勇士。头位的宝宝这时候会将下颌朝身体方向收紧,聚拢肩膀,蜷起身子,就像即将开跑的障碍赛运动员。
两次转身:开始!跑!听到妈妈的信号,宝宝开始“出闸”。与多数人的想象不同,他并不是盲头乌蝇似的向下使劲。他很聪明,会先衡量一下自己的脑袋和妈妈骨盆的大小,看看能不能顺利通过。咦?好像不行呀,那就先来个华丽转身吧!宝宝最初是面向侧面的,当他的头进入骨盆时完成第一次转身,当他的头到达骨盆底部的时候,他会慢慢地转向面朝妈妈背部的方向,完成第二个转身动作。
准妈妈该如何配合:
1. 不要盲目用力。如果需要用力配合的时候,医生一定会告知准妈妈的,千万不要盲目用力,白白消耗自己体力不说,还会人为地给宝宝设置障碍。因为,当宝宝蜷缩身体准备通过骨盆口进入产道时,如果准妈妈用力不当,会让宝宝偏离,找不到出口。
2. 配合呼吸。这个阶段应该以腹式呼吸为主,吸气,腹部膨胀,呼气,腹部收缩。很多准妈妈进了产房后压根忘了怎么配合呼吸,只一味地喊痛。要紧记,哭喊是对生产无益的,有力气哭还不如省下来生孩子。这可不是小编随口说当秘诀,而是产房里见证过无数“生产记”的护士经验谈。产房里医生护士最怕遇到哭天喊地不配合的准妈妈,拖老半天才最终顺产。怕痛的准妈妈可在产前多练习拉玛泽呼吸法,有助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
3. 储备体力。宫颈扩张期准妈妈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适当吃些巧克力或喝点保健饮料储备体力。
提示:经历了漫长的分娩阶段,新妈妈大都筋疲力尽了。不管多累,不要错过和新生宝宝肌肤接触的难得机会。也许新妈妈现在还没有奶水,但还是可以尽早让宝宝吸吮一下自己的乳房,这对促进下奶和增进母子的感情都非常有好处。若是您还有其他妇产方面的疑问,您可以登录网站进行咨询http://www.85383838.com或拨打曲江妇产医院咨询电话029-8538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