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会犯错,初为人父母更是如此。对于许多刚刚升级成为新爸新妈的年轻夫妻来说,宝宝的护理绝对是一件伤透脑筋的问题。新生的宝宝柔嫩娇弱,经常会让毫无经验的新手爸妈手忙脚乱。某些错误的护理方式甚至会对宝宝的健康成长有益的的影响。
1.害怕宝宝哭闹。亚特兰大儿科护理专家詹妮弗·沃克表示,很多妈妈一听到宝宝哭,就赶紧抱起来、喂奶。事实上,哭是婴儿的天性,是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数情况下,婴儿哭泣都是正常的现象。不过,如果哭泣超过1个小时无法平复,甚至伴有发烧、皮疹、呕吐、腹部肿胀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2.忽视口腔护理。纽约牙科专家索尔·普莱斯纳博士表示,很多家长觉得小宝宝无需注意口腔卫生,可一旦发现问题就为时已晚。口腔卫生习惯的确要从婴儿抓起。普莱斯纳博士特别提出以下建议:一旦宝宝出牙,立即停止床上喝牛奶,否则会增加蛀牙几率;用湿纱布擦拭宝宝的牙龈,1岁开始便可使用婴儿牙刷;确保孩子得到足够的氟化物,氟化物存在于水(一些城市自来水中添加有氟化物)中,有助预防龋齿。
3.遇事惊慌失措。纽约市心理分析专家莱昂·霍夫曼博士表示,很多新父母对宝宝溢奶、呕吐等生理反应过于敏感;宝宝吃喝拉撒睡方方面面多了还是少了?诸多问题经常令新妈妈手足无措,甚至焦虑。事实上,很多担忧是多余的,因为宝宝在生活方面的“弹性”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
4.唤醒宝宝喂奶。沃克表示,有的妈妈担心母乳太稀,怕夜里饿着宝宝,于是会在半夜将熟睡的宝宝弄醒喂奶。其实,这完全是多余的,夜间不喂奶,母婴也完全可以踏踏实实一夜睡到天亮。
5.轻视宝宝发烧。沃克表示,如果感觉孩子(尤其是3月以内的婴儿)发烧,比较好测一下肛门体温,如果超过38度就该立即看医生,千万不能擅自用药。
6.在宝宝面前吵架。明尼苏达州心理学专家约翰·弗雷尔博士表示,夫妻拌嘴很正常,但激烈的争吵或吵架过于频繁也会影响后代,即便是3个月大的孩子也会感受到家庭气氛不对头,进而增加抑郁危险。
7.相信不靠谱的育儿建议。沃克表示,许多新妈妈感觉,育儿建议多多益善,来者不拒。事实上,“育儿建议”良莠不齐,每个人的状况也不太一样,比较好多关注疾控中心或儿科学会、专业育婴网等专业机构发布的相关建议。
小编语
对于第七点建议,小编认为在孩子出生的最初几个星期,新手妈妈们恨不能从所有身边的人那里寻找建议,千万不要那样。即使你不那样做,身边的人也会想办法用各种方式向你提议。可能你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熟人告诉你要和孩子睡在一起,但你比较好的朋友却极力反对。你的表姐告诉你,孩子吮吸他的小手指是没有问题的,但儿科医生却告诉你要给他安慰奶嘴。其实决定权掌握在你的手里。如果你尊重每个人的意见,并严格执行,那么你就失去了创造生活的乐趣和原则。朋友和亲属可以给你提供有用的育儿建议,但是记住:你和你丈夫的直觉就是比较好的向导,你知道的比你想到的和做到的都多。